優秀員工為何跳槽
話題背景:
眼下,HR們最大的痛苦和麻煩之一,便是企業優秀人才頻繁跳槽的問題:從一線業務精英到總部技術骨干,從行政人事主管到財務審計專員,從封疆大吏到總監諸候們……似乎都在導演一場跳槽和轉行風暴。而且,這股風似乎越演越烈,HR們煩心,BOSS們也擔心。正如 一位著名的企業老板所說的,“為什么我們企業優秀人才總想跳槽?為什么該走的不走,不該走的都走了?……”
盡管跳槽在現下的職場也許很正常,但優秀人才的流失卻不得不引起重視,而且不僅僅是HR們。對此,我們首先需要明白:是否人才 總是優秀的?誰才是真正優秀的人才?優秀人才真的總想跳槽嗎?他們頻繁跳槽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企業案例對比:
S和F是同處長三角的兩家知名企業,同為各自細分行業的領軍型企業,差不多同時創業,同為上市公司??但十年之后,一個資產規 模達到20億,一個卻還不到10億。在總結各自10年成敗的得失時,F認為:自己做得不太好,是因為企業的人才太優秀了;而S認為,自己能快速做到20億,主要原因是企業的人才不太優秀。
一個似乎看不懂的結論:不太優秀,所以成功了;太優秀,所以沒有成功!
那么,S和F又是如何看待“優秀”和“不優秀”的呢?
經過調查發現,F的人才從基層到中層再到高層,幾乎清一色的名牌,不是來自于浙大、北大等名牌高校,就是來自于可口可樂、西門 子、美的等名牌企業,這些人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企業所處的大小行業里絕對是一流的。而S的人才從基層到中層再到高層,除了個別來自于名校和名企外,絕大部分二、三流高校畢業,再或者是土生土長的“土老冒式”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企業所處的大小行業里也只是二、三流。這大概就是S和F所界定和總結的“優秀”。
但同樣通過調查發現,F雖然擁有高專業素質和一流人才,但是隊伍的心態和忠誠度,卻遠不及中低專業素質和二三流型人才的S.這才是F落后于S的真正原因!
因此,人才不全是優秀的,優秀也并非一定是人才。
那么,誰才是真正優秀的人才呢?
知識、技巧、態度是影響工作進行的三個重要因素,其中態度尤其扮演著帶動的角色。知識解決“是什么”的問題,技能則是“怎么干”。知識 技巧=能力,但這只是專業技能層面上的能力,另一種能力就是態度,它影響和決定著另兩種能力的發揮及優秀與否。因此,根據態度和能力,人才包括了以下四種:
1、態度很差,能力很差:這類人只能用“人裁”形容,因為他們最容易成被裁對象。
2、態度很好,能力很差:這類人可稱之為“人材”,給老板的感覺是:將就用吧。
3、能力很強,態度很差:這類人對企業不認同,是“剛才”,對這類人才,老板很難用。
4、能力很強,態度很好:這類人認同企業,是給企業帶來財富的人,也是老板最喜歡的人。這種人才是真正的優秀人才,即能力很強、態度也很好的“人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