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人數298905
          資訊中心 > 綜合資訊 > 領教職場 >?職場智庫 | 性格內向,如何獲得好人緣(一)

          職場智庫 | 性格內向,如何獲得好人緣(一)

          時間:2019-07-21 18:37 來源:領教職場

          在職場行走,與人打交道是職場人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能言善辯的人往往很容易獲得他人認同。然而,卻有性格內向的伙伴,能力過硬卻困于人際交往,導致人際關系的疏遠,導致與很多展現自我、博取晉升的機會擦肩而過。



          這無疑是遺憾的,但也遠不必灰心,因為,不善與人交流,本質上是對自我缺乏認知的表現,悅納自己,有目的的進行訓練,你也可以做到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

           1

          外向?內向?

          很多時候,我們對于一個人性格的理解是以判斷的對象是否“健談”為標準去認知的。這樣的理解還是過于片面了。其實一個人的性格內向還是外向,是有著界定的標準與特征的。你可以通過下面這些典型性格特征,來判斷自己更傾向于哪一邊。

          通過這些性格特征我們可以知道,內向只是一種偏好,不應該被看成是缺陷。

          有些人不愛說話,不是他不懂說,而是他沒有強烈表達的欲望

          也許你在不同的情況下,表現出的性格也不一樣,所以不確定自己是哪種性格。

          這樣的話,你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 “如果在接下來的人生中必須選擇一種性格傾向,我更愿意是哪種?”

           2

          內向者的困境

          內向的小伙伴們,在外界無法走進我們內心的前提下,往往會產生各種誤解,一般分為四種,看看你是屬于哪種狀況?

          (1)常被誤解

          你不想說話,別人卻以為你愚蠢孤僻

          在熱鬧的聚會中,你可能經常會被問:“你怎么了?”、“你咋不說話?”。

          你只是不想說話而已,這在你看來很正常。

          你沒有那么需要人陪伴,你就喜歡一個人待著。

          可在別人眼里,你看起來并不開心,甚至有人覺得你不合群。

          你愛傾聽,別人卻以為你優柔寡斷

          內向者習慣在聽取了所有的信息,并考慮過后,再給出自己的觀點。

          可是在會議或討論中,大家更偏好那些出口成章的人,

          所以內向者,往往被誤認為反應遲鈍、優柔寡斷。

          你只想靜靜,卻被當成懦弱

          安靜的人會被認為氣場太弱,沒有存在感。

          拘謹的性格也容易被當成是“軟柿子”。

          (2)不懂經營關系

          不懂得在群體活動或場合與人交際、表達自己,往往是最容易給內向的伙伴們造成困擾的原因。

          我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道怎樣說。

          我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在課堂上提問,很多問題我都會,但就是不敢舉手。我曾幻想著自己舉手回答,然后技驚四座的樣子,那一定很爽。

          可惜,這個想法只是幻想,因為,別人沒有讀心術,你不表現出你優秀,別人怎么知道你優秀?

          很多內向者都不會表現自己,就等著能有一個伯樂來發現自己的才能。但這個世界就是這么“膚淺”,很多事情你不說,就不會有人了解。

          這就是一句老生常談: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和上層交流,就像往信任銀行中存錢。

          今天打個招呼,混個臉熟,信任+10;

          在茶水間和領導閑聊幾句,信任+50;

          明天匯報個工作,表現一下,信任+100

          這樣等到將來有什么好事兒的時候,領導肯定會首先想到信任值高的人。

          人傾向他們認識和信賴的人,這是人之常情

          (3)不懂得表現自己

          不敢站出來表現或者不愿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是內向者的又一個特點。

          這個特點又帶來種種問題:

          不站到舞臺中心,就沒有機會;

          過于低調,想法便無人關注;

          錯誤的溝通,降低存在感和影響力

          內向只是一種偏好,和技能和個人成就都沒有直接關系。

          所以請你不要灰心,我們只要找到一個方法,去發揮內向者的優勢,化困境為機會,就能更好地融入這個以外向、人際交往為主導的社會。

           3

          如何突破交際困境?

          要想突破內向者的困境,有一個簡單易記的指南: 4P法

          4P 法由四個部分組成:

          準備(Preparation)

          展示(Presence)

          推動(Push)

          練習(Practice)

          1.準備: 做計劃

          計劃越充分,應對越自如。

          在參加社交活動前,準備一個通盤計劃:

          例如,明確目的,想出具體要問的問題和要說的話,做筆記,并且跟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排練一下。

          2.展示: 贏得好感

          做好計劃之后,接下來你就只需要在實際的社交活動中,用一種能贏得好感的方式,把它“表演”出來。

          3.推動: 張開嘴,邁開腿

          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做你害怕的事情,你會發現也不過如此。

          最難的是開始前的糾結,張開嘴,邁開腿,說出第一個字,走出第一步之后,就簡單多了,不然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樣的潛能。

          一位內向型領導者為推動自己克服不適感提出了最好的理由,他說:“你畢竟想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能做些什么。

          4.練習: 熟能生巧

          創造與人交流的機會,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

          練習能夠讓你不斷嘗試和試驗與人交往的不同方式,還能讓你具備根據不同情況調整方法和行為的能力。

          說到這里,你可能還不是很懂。

          沒關系,明天,我們會拆解這四個步驟,并結合實際案例為大家做解讀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