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人或不可避免,但會因此搶走你的飯碗嗎?
時間:2016-07-13 09:57
來源:智通培訓學院
機器換人或不可避免,但會因此搶走你的飯碗嗎?
近期,關于機器人、人工智能的討論再次升溫,尤其是在人口紅利消失的當下。環保意識加強、生產成本提高等都推動著“機器換人”的趨勢,使用機器人亦是我國產業機構調整、升級的一種必然選擇。但是,大規模機器換人會不會帶來大規模失業?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擔心顯然是多余的。現有機器代人的工作比例在30-35%左右,東莞工業機器人培訓意味著有近7成的工作是機器人是不能代替的。大規模使用工業機器人的行業,是汽車業、電子業等需滿足產品精度與質量要求的。
科技取代人力已在各行各業有所體現,但實際上大規模的取代仍未發生。但在制造行業,工業機器人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裝備,解放了大量勞動力。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完善,更多的機器人需求將得以釋放。
在多種因素下,機器換人或不可避免
如今,中國面臨著制造業困境,隨著勞動力成本迅速上升,全球資本在加速轉移。但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東莞機器人培訓學校制造業的發展牽動著國民經濟,外部不利因素迫使智能制造改革的進行,如若不然,中國將在這次全球智能制造浪潮中喪失競爭優勢。
同時,中國版“工業4.0”——工業化與信息化快速融合也顯示出政府對智能制造推進的態度,進而帶動各地政府積極出臺工業機器人的相關支持鼓勵政策,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本土工業機器人公司將獲益。
制造業對機器人的需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勞動力價格上升給企業帶來直接成本壓力,促使企業使用機器替代人工;二則是勞動力價格上升預期也推動企業推動機器普及和提升來規避未來勞動力價格繼續上升的風險。
工業機器人及成套設備的應用能將工人從繁重或有害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東莞機器人培訓解決當前勞動力短缺問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此外,工業機器人動作準確性高、具有可控的生產能力,可以提高產品穩定性,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加快產品更新周期。
中國版的“工業4.0”的背景下,在制造業面臨升級壓力和人口紅利消失的情況下,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進入快車道。機器人成本的下降,加之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得“剪刀差”出現,越來越多的行業將加快推進“機器人替代人”的過程。